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国志》阅读答案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这8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三国志》阅读答案及译文相关的文章。
《三国志》阅读答案及译文
(相关资料图)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帖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余。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
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尝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
《三国志》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服轻绡 被:被褥
B.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援:持、拿
C.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而:却
D.特当借君死以厌众 厌:抑制、镇压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曹操“酷虐变诈”的一组是()
①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
②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
③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④身自佩小鞶囊,时或冠帖帽以见宾客
⑤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⑥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
A.③④⑥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操喜欢音乐,倡优伴身,经常是从白日玩乐到夜晚。每次和宾客谈论的时候,言语戏谑,毫不隐晦自己的心中情感。
B.本文综合运用了诸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刻画了一个酷虐变诈的曹操形象。
C.曹操率军讨伐敌人时粮食不足,就采纳主事官员的建议,用小斗量米来供给军队。后来却将责任完全归咎于他,杀掉了他。
D.当初,袁忠担任沛国的辅相,曾经想用法律来惩治曹操,沛国的桓邵也很轻视曹操。最终都在充州被曹操杀掉。
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5分)
(2)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5分)
参考答案
8【答案】 A(被:穿、披)
9【答案】 B(②④表现曹操不稳重、缺少威仪,⑤表现曹操执法严峻)
10【答案】 D(在兖州被杀的是边让)
11【答案】
(1)如果有谋略超过自己的各位将领,(曹操)常借故用法律诛杀掉他。
(2)在这时(曹操)的马跳进了麦田中,(曹操)下令文书官员议论罪名。文书官用史书《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说是)惩罚不能加在至尊的首领身上。((1)定语后置句的翻译;“诛”,译为“诛杀”。(2)关键词“于是”,译为“在这时”;“敕”,动词,译为“下令”;“主簿”,译为“文书官员”,也可保留名称不译。)
参考译文:
太祖为人不够稳重,缺少威仪,喜好音乐,他经常把歌舞艺人留在身边,从早到晚歌舞娱乐。太祖常穿轻纱的衣服,身上常带着一个革制的囊袋,用来装手巾等细小的物品。他有时戴着丝织的便帽来会见宾客,(很不礼貌)。每次和宾客谈论的时候,言语戏谑,毫不隐晦自己的心中情感,等到他自己说到开怀之处,哈哈大笑,以致一头扎入桌子上的杯盘之中。菜肴把他的帽子头巾都弄脏了。太祖常常怠慢失礼就到了这种程度。但是太祖执法却是严厉苛刻,各位将领之中,如果有谁谋略超过自己的,常借故用法律诛杀掉他,无论是老相识还是过去有仇怨的人,都不能躲过诛杀。面对被自己诛杀的人,总是对着他痛哭流涕,嗟吁痛惜不已,但是最终也没有能够保全性命的。
当初,袁忠担任沛国的辅相,曾经想用法律来惩治太祖,沛国的桓邵也很轻视太祖。等到太祖在兖州的时候,陈留的边让言语之中大大侵犯了太祖,太祖诛杀了边让,族灭了边让全家。袁忠、桓邵听到消息后,一起到交州避难,太祖就派遣使者找到太守士燮,族灭了袁忠一家。桓邵前来自首,跪在庭院中谢罪,太祖对他说:“你跪下来谢罪就能免除死亡吗?”于是太祖就杀了桓邵。
一次大军外出,经过一片麦田地,高祖下令说:“士兵不能毁坏麦田,触犯的处死。”骑兵都下了马,用手拨开麦田互相照应(让人马通过),在这时(曹操)的马跳进了麦田中,(曹操)下令文书官员议论罪名,文书官用史书《春秋》上的道理来回答,(说是)惩罚不能加在至尊的首领身上。(曹操)说:“我制定的法律自己却违犯了,我凭什么率领部下?但我是军队的`统帅,不可以自杀,请允许我自己惩罚自己吧。”就拿剑割下了自己的头发扔在地上,(用割头发象征杀头)。有一个太祖很宠爱的姬妾跟太祖在白天一起休息,太祖枕在她的身上,告诉她说:“一会儿叫醒我。”那个姬妾看见太祖睡得很安稳,还没有等姬妾叫醒他,他自己醒了,就用棍棒打死了那个姬妾。
有一次太祖率军讨伐敌人,粮食不足,私下里问主事的官员说:“这应该怎么办?”主事的官员说:“可以用小斗来量米供给军队。”太祖说:“很好。”后来军中有传言说太祖欺骗士兵,太祖对主事的官员说:“现在只好借你的人头来压制大家的怒气,不然的话,事情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就斩杀了主事的官员。取下他的首级来写榜文公告部下:“他用小斗量米,盗窃军粮,已经在军门斩首了。”太祖冷酷残暴巧变诡诈,很多都是这样的。
《三国志》的阅读答案及译文
全琮字子璜,吴郡钱唐人也。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就拜会稽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阳都尉。
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琮至,皆散用,空船而还。柔大怒,琮顿首曰:“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悬之患,故便振赡,不及启报。”柔更以奇之。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琮倾家给济,与共有无,遂显名远近。后权以为奋威校尉,授兵数千人,使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将关羽围樊、襄阳,琮上疏陈羽可讨之计,权时已与吕蒙阴议袭之,恐事泄,故寝琮表不答。及禽羽,权置酒公安,顾谓琮曰:“君前陈此,孤虽不相答,今日之捷,抑亦君之功也。”於是封阳华亭侯。
黄武元年,魏以舟军大出洞口,权使吕范督诸将拒之,军营相望。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顷之,敌数千人出江中,琮破之,枭其将军尹卢。
七年,权到皖,使琮与辅国将军陆逊击曹休,破之於石亭。是时丹阳、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权分三郡险地为东安郡,琮领太守。至,明赏罚,招诱降附,数年中,得万馀人。
嘉禾二年,督步骑五万征六安,六安民皆散走,诸将欲分兵捕之。琮曰:“夫乘危徼幸,举不百全者,非国家大体也。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可谓全哉?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如或邂逅,亏损非小,与其获罪,琮宁以身受之,不敢徼功以负国也。”
为人恭顺,善於承颜纳规,言辞未尝切迕。初,权将围珠崖及夷州,皆先问琮,琮曰:“以圣朝之威,何向而不克?然殊方异域,隔绝障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必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犹所不安。”权不听。军行经岁,士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权深悔之。后言次及之,琮对曰:“当是时,群臣有不谏者,臣以为不忠。”
琮既亲重,宗族子弟并蒙宠贵,赐累千金,然犹谦虚接士,貌无骄色。
《吴书》:“初,琮为将甚勇决,当敌临难,奋不顾身。及作督帅,养威持重,每御军,常任计策,不营小利。”
(节选自《三国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便振赡 振:救济
B.故寝琮表不答寝:休息
C.伺候不休 伺候:照料
D.转相污染 污染:传染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空船而还 剑阁峥嵘而崔嵬
B.魏以舟军大出洞口 愿以五十城请易璧
C.所获可多致 大王来何操
D.众疾疫死者十有八九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策初到吴地,全琮的父亲率先归附,孙策表封其为丹阳都尉。孙权做车骑将军时,任命全柔为长史,后调任桂阳太守。
B.刘备率领关羽的人马包围襄阳樊城,全琮首倡偷袭之策,当时虽未被孙权赞赏,但事成之后在宴会上加以表彰。
C.全琮统率军队征讨六安时,不主张冒险,反对别人提出的分兵抓捕百姓的策略,认为不是维护国家大局的行为。
D.孙权将要攻打珠崖与夷洲,全琮认为该处地僻,士卒易染疾病,反对出征,孙权却未听从,但不久就后悔不已。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柔尝使琮赍米数千斛到吴,有所市易。
(2)敌数以轻船钞击,琮常带甲仗兵,伺候不休。
(3)纵有所获,犹不足以弱敌而副国望也。
参考答案:
4.C(“伺候”侦查)
5.D(A.连词,表修饰/连词 ,表并列;B.动词,率领/介词,用;C.副词,怎么 /代词,什么;
D.定语后置的标志)
6.D(一年之后孙权后悔)
7.(1)全柔曾使全琮携带数千斛米到吴地,进行交易。
(得分点:“赍”、“有所市易”、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共3分)
(2)纵然能够获利,也不足以削弱敌人而与国家的"威望相称。
(得分点:“获”、“弱”、“副”各1分,共3分)
(3)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
(得分点:“猥亏”“冀”“万一”“犹”,共4 分)
参考译文:
全琮字子璜,是吴郡钱塘人。父亲全柔,汉灵帝时被推举为孝廉,补授为尚书右丞,董卓作乱,全柔弃官归乡,州府征召他为别驾从事,皇帝下诏让他做会稽都尉。孙策到吴,全柔首先率兵归附,孙策上表推荐全柔任丹阳都尉。[来源:学科网]
孙权做车骑将军时,任命全柔为长史,后被调任桂阳太守。全柔曾经派全琮带了几千斛米到东吴交易。全琮到了以后, 都分而散之,空船而归。全柔大怒,全琮叩头下拜说:“我认为交易并不是着急的事,可是士大夫处境困苦危急,所以趁便赈济,来不及禀报。”全柔改变了态度,感到他非同一般。这时,中州士人避乱南逃,归依全琮而居住的有几百人,全琮倾尽家产供给接济,与他们同甘共苦,于是远近扬名。之后孙权让全琮做奋威校尉,给了全琮几千人马,让他征讨山越。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领关羽的军队包围了樊城、襄阳,全琮上疏陈奏可以征讨关羽的计策,当时孙权已经暗中与吕蒙商议袭击关羽,怕事情泄露,所以搁下全琮的奏章不予答复。等到擒获关羽,孙权在公安设酒宴,回头对全琮说:“你先前陈奏征讨关羽的计策,我虽然没有答复你,今天的胜利, 也算是你的功劳啊!”于是封全琮为阳华亭侯。
黄武元年,魏率领水军 大出洞口,孙权派吕范督率诸将抵抗魏军,两军军营相望。魏军多次用小船包抄袭击,全琮常常身披铠甲手执兵器,侦察警戒不停。不久,几千敌军在江中出现,全琮攻击并打败了魏军,砍下了魏将军尹卢的头。
七年,孙权到安徽,派全琮和辅国将军陆逊进攻曹休,在石亭打败了敌人。这时,丹阳、吴和会山的百姓又被逼成了寇贼,攻下了属县,孙权把三郡险地划归东郡,全琮做太守。全琮一到任,赏罚分明,招抚降将归附,几年中,共有一万多人。
嘉禾二年,全琮督率五万步兵和骑兵征讨六安,六安百姓都四散逃走,诸将想要分兵抓捕他们。全琮说:“冒险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采取行动不能做到百无一失,不是从国家大局考虑的。现在分兵抓捕民众,得失各半,难道可以说是百无一失吗?即使有所捕获,还不足以削弱敌人而与国家的威望相称。如果有意外,损失不小,与其获罪,全琮宁愿亲自承担罪责,不敢求功而辜负国家啊。”
全琮为人谦恭和顺,善于看脸色劝谏,言辞不曾触犯君主。当初,孙权将要围攻珠崖和夷州时,都是先请教全琮,全琮说:“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儿,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大海阻隔,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 就有,军民进出,一定会生病,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孙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部队出征一年后,因疾病瘟疫而死的士卒十有八九,孙权大为悔恨。后来说到这件事时,全琮回答道:“在这个时候,群臣中有不敢直言进谏的,我认为(他们)是不忠的。”
全琮被亲近器重之后,家族人员也一起蒙受恩宠,朝廷的赏赐累计达千金,他还是谦逊待人,从不在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吴书》上说:“当初,全琮为将很勇敢果断,每当大敌当前,奋不顾身。等到做了统率,注重修养威严,办事稳重,每次抗击敌军,时常凭借计策取胜,不谋取小利。”
节选《三国志》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赵达,河南人也。少从汉侍中单甫受学,用思精密。谓东南有王者气,可以避难,故脱身渡江。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或难达曰:飞者固不可校,谁知其然,此殆妄耳。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食毕,谓曰:仓卒乏酒,又无佳肴,无以叙意,如何?达因取盘中只箸,再三从横之,乃言: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辞无?时坐有他宾,内得主人情。主有惭曰: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遂出酒酣饮。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令达算之。达处如数,云:但有名无实。其精微若是。
达宝惜其术,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达秘而不告,太史丞公孙滕少师事达,勤苦累年,达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辄复止。滕他日赍酒具,侯颜色,拜跪而请。达曰:吾先人得此术,欲图为帝王师,至仕来三世,不过太史郎,诚不欲复传之。且此术微妙,头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语。然以子笃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饮酒数行,达起取素书两卷,大如手指,达曰:当写读此,则自解也。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滕如期往,至乃阳求索书,惊言失之,云:女婿昨来,必是渠所窃。遂从此绝。
初,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权问其法,达终不语,由此见薄,禄位不至。
达常笑谓诸星气风术者曰:当回算帷幕,不出户牖以知天道,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不亦难乎!闲居无为,引算自校,乃叹曰:吾算讫尽某年月日,其终矣。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达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谬误耳,尚未也。后如期死。权闻达有书,求之不得,乃录问其女,及发棺无所得,法术绝焉。(节选自《三国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又有书简上作千万数,著空仓中封之 著:放置。
B. 自阚泽、殷礼皆名儒善士,亲屈节就学 屈:使屈。
C. 滕他日赍酒具,侯颜色 颜色:脸色
D. 尝过知故,知故为之具食 过:经过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谁知其然,此殆妄耳 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B.①而反昼夜暴露以望气祥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达因取盘中只箸 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①今真以相授矣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赵达对问若神的一组是
①至计飞蝗,射隐伏,无不中效
②达使其人取小豆数斗,播之席上,立处其数,验覆果信
③卿东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
④孙权行师征伐,每令达有所推步,皆如其言
⑤达妻数见达效,闻而哭泣
⑥向者谬误耳,尚未也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③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治九宫一算之术,究其微旨,是以能应机立成,对问若神。(4分)
译文:
(2)以卿善射有无,欲相试耳,竟效如此。(4分)
译文:
(3)吾久废,不复省之,今欲思论一过,数日当以相与。(4分)
答案:
1.D (拜访)
2.D (以:均为介词,把,拿。A.其:①代词,它,指核实飞动的东西。②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B.而:①连词,表转折,但是②连词,表修饰。 C.因:①副词,于是,就。②介词,通过,经由)
3.D(⑤间接表明赵达对问若神。⑥表明赵达在安慰他的妻子)
4.(1)他研究九宫一算的法术,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当机立断地算出,应答如神。(4分。治微立成各1分,句意1分)
(2)因为您善于猜测有无,想要试试您罢了,居然这样地灵验。(4分。以效 各1分,句意2分)
(3)我很久都弃置着,没有再察看它,现在想要思考研究一番,几天后将会传授给你。
(4分。废省论各1分,句意1分)
附译文:
赵达,是河南郡人。他幼年跟随汉侍中单甫学习,用心专一细密,认为东南方有帝王微兆,可以躲避祸难,所以离家渡过长江。他研究九宫一算的法术,探求其中的精妙道理,因此能当机立断地算出,应答如神,至于计数飞蝗,猜测秘藏,没有不应验的。有人诘难趟达说:飞动的东西本来就是无法核实的,谁知道它是不是对的,这恐怕足很虚妄的.吧。趟达让那人取来几斗小豆,把它们洒在席子上,他马上就推断出豆子的数目,查验后果然确实。他曾经去拜访旧友,旧友为他备办饭食。吃完饭,对他说:非常匆忙缺了酒,又没有好菜,无法表述情谊,怎么办?赵达就拿来盘子裹的一只筷子,反复纵横测算,然后说:您东墙下有一斛美酒,还有三斤鹿肉,为什么要说没有呢?当时在座的有另外的宾客,早已知道主人的底细,主人羞愧地说:因为您善于猜测有无,想要试试您罢了,居然这样地灵验。于是就拿出酒畅饮。又有人在书简上写上千万的数目,存放在空仓库中密封起来,让赵达计算。趟达推算的和那数目一样,还说:只是有名无实的。他的准确精妙就像这样。
赵达看重吝惜自己的法术,像阐泽、殷礼都是有名的儒者士人,亲自屈尊前往求学,赵达秘而不告诉他们。太史丞公孙滕从小拜赵达为师服侍他,辛勤劳苦多年,赵达答应教他也有好几年了,每到将要讲述时总是又止住。公孙滕另有一天送上酒食,察颜观色,跪下叩拜请求,赵达说:我的祖先得到这法术,想要谋求做帝王的老师,做官以来已有三代,职位不过是太史郎,确实不想再传授下去了。而且这法术深奥精妙,开头乘结尾除,一次算清的方法,父子问也相互不告诉。但是因为你真诚好学,孜孜不倦,现在就真的把它传授给你吧。饮酒数巡,赵达起身拿出两卷帛书,就像手指那样粗,赵达说:要是抄写阅读这书,就会自己明白了。我很久都弃置着,没有再察看它,现在想要思考归纳一番,遇几天将会传授给你。公孙滕按时前去,到达后赵达假装找书,惊呼书丢了,说:女婿昨天来过,一定是他偷走了。于是他们从此就断绝了来往。
起初,孙权出师征伐,每次让赵达进行推算,结果都像他说的那样。孙权询问他的法术,赵达始终不说,因此受到冷遇,没有得到官位利禄。
赵达常笑着对一些占候星象数术的人说:应回到帐幕裹推算,不出门户就知道上天运数,但是你们反倒日夜在户外露天观测气象征兆,不也是太难了吗!他闲居无事,用他的算法推算自己,就叹息说:我算出我在某年月曰完结,大概就是要死了。趟达的妻子多次看到赵达测算很灵验,听到这话就哭泣起来。赵达想要平息妻子的伤心,就另外进行推算,说:先前算错了,还不会死呢。后来他如期死。孙权听说赵达有书,索求没有得到,就查问他的女儿,直到打开他的棺材也没有找到,他的法术就失传了。
评曰:三位先生对各自的法术是很精通的,他们的用心是很妙的,但是秸于同样地运用心思,应当着眼于大处远处,因此有识之士,会舍弃那些法术而求取这远大的学业。
《三国志·魏书》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
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也。父兹,有大节,不应三公之辟。太祖之初至陈留,兹曰:“平天下者,必此人也。”太祖亦异之,数诣兹议大事。从讨董卓,战于荥阳而卒。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
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追录臻父旧勋,赐爵关内侯,转为户曹掾。文帝即王位,为散骑常侍。及践阼,封安国亭侯。帝幸广陵,行中领军,从。征东大将军曹休表得降贼辞,“孙权已在濡须口”。臻曰:“权恃长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伪辞耳。”考核降者,果守将诈所作也。
明帝即位,进封康乡侯,加侍中。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还,复职,加光禄大夫。是时,帝方隆意于殿舍,臻数切深。及殿中监擅收兰台令史,臻奏案之。诏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臻上疏曰:“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曰:“陛下即位已来,未有可书。吴、蜀恃险,未可卒平,聊可以此方无用之士克定辽东。”臻曰:“俭所陈皆战国细术,非王者之事也。吴频岁称兵,寇乱边境,而犹案甲养士,未果寻致讨者,诚以百姓疲劳故也。且渊生长海表,相承三世,外抚戎夷,内修战射,而俭欲以偏军长驱,朝至夕卷,知其妄矣。”俭行军遂不利。
臻迁为司空,徙司徒。正始中,进爵长垣侯,邑千户,封一子列侯。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诣兹议大事 诣:拜访。
B.及践阼 践阼:即位,登基。
C.臻数切深 数:数落,责备。
D.而犹案甲养士 案:通“按”,压住。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卫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因其父卫兹随曹操战死而受到曹操器重。曹丕继任魏王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称帝后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
B.征东大将军曹休给曹丕送来表章,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认为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
C.卫臻将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这件事上奏明帝,明帝认为当初卫臻反对建造宫殿,自己已经收心,卫臻不应再管殿中监这件事。
D.毌丘俭上疏明帝说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认为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应该寻找机会平定东吴而不是克定辽东。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每涉郡境,辄遣使祠焉。(4分)
(2)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4分)
4.文中哪几件事能体现卫臻的深谋远虑?请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 C解析 数:多次。
2.答案 D解析 卫臻没有平定东吴的意思。
3.解析 (1)涉:经过。祠:祭拜。焉:代词,他。(2)恶:厌恶。诚:确实。
(1)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经过,总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卫兹)。
(2)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
4.答案 ①识破吴国降将的谎言。②建议派兵断绝诸葛亮粮道。③反对出兵攻克辽东。
【参考译文】
卫臻,字公振,是陈留郡襄邑县人。父亲卫兹,节操高尚,曾拒绝三公的征召。太祖(曹操)初次到陈留郡,卫兹就说:“平定天下的人,必定是这个人啊。”曹操也觉得卫兹很奇特,好几次去他那里商议大事。(后来卫兹)跟随曹操讨伐董卓,战死在荥阳。太祖(曹操)每次从郡境内经过,总是派遣使者前去祭拜(卫兹)。
正值(曹操)奉诏为汉献帝到魏地挑选贵人,他借此上表让卫臻留下来担任参丞相军事。为追念其父卫兹旧日的功勋,又赐封卫臻为关内侯,转任户曹掾。曹丕即王位后,任命卫臻为散骑常侍。等到当了皇帝,曹丕又封卫臻为安国亭侯。曹丕亲临广陵,让卫臻做中领军,陪同前往。征东大将军曹休上表,说得到了吴军降将的口供,称“孙权已经来到濡须口”。卫臻说:“孙权虽然有长江作依靠,却也不敢和我军抗衡,这一定是敌军因害怕而散布的谣言。”待详细审问降将后,才知道果然是吴军守将制造的谣言。
明帝曹叡即位,卫臻被晋封为康乡侯,加封为侍中。诸葛亮进犯天水,卫臻向明帝建议说:“应该派一支奇兵急赴散关,断绝蜀军粮道。”明帝就任命卫臻为征蜀将军,授予他符节,让他监督指挥这次军事行动,刚到长安,诸葛亮就退兵了。卫臻回到洛阳后,继续担任原来的职务,又加封为光禄大夫。当时,明帝正热衷于修建宫殿,卫臻多次恳切地规劝。等到殿中监擅自拘留了兰台令史,卫臻又把这事报告了明帝。明帝下诏说:“宫殿盖不成,我已经收心了,你怎么又管起这事来了呢?”卫臻上疏说:“古代制定处置越权官员的法规,不是因为厌恶他们办事太勤勉,确实是因为收益小而损失大啊。臣每天观察这类事情,大多如此,我担心将来各职司会逐渐越职,以至犯了大罪。”
幽州刺史毌丘俭上疏明帝说:“陛下即位以来,没有做出得以书写记载的业绩。眼下吴、蜀倚仗地势险要,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平定的`,不如姑且用国中闲置的兵力,前去克定辽东。”卫臻对明帝说:“毌丘俭所说的都是战国时代使用的琐屑的计谋,并非成就王业者应该做的大事。东吴连年举兵,进犯边境,而我国仍旧按兵不动,休养将士,没有最终寻找机会讨伐它,实在是因为老百姓疲惫劳累的缘故。况且辽东的头领公孙渊从小生长在海上,对辽东的统治已经延续了三代,他们对外安抚少数民族,对内整修武备习练战阵,而毌丘俭却想用一部分军队长驱直入,早上到达,晚上就回来,他的想法太狂妄了。”毌丘俭出兵果然失利。
(后来)卫臻升任司空,转任司徒。正始年间,卫臻晋爵为长垣侯,食邑一千户,他的一个儿子被赐封为列侯。
《三国志》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公衡,巴郡人也。少为郡吏,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时别驾张松建议,宜迎先主,使伐张鲁。公衡谏曰:“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公衡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公衡闭城坚守,须璋稽服,乃诣先主。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主为汉中王,犹领益州牧,以公衡为治中从事,及称尊号,将东伐吴,公衡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先主不从,以公衡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逊乘流断围,南军败绩,先主引退。而道隔绝,公衡不得还,故率将所领降于魏。有司执法,白收公衡妻子。先主曰:“孤负公衡,公衡不负孤也。”待之如初。
君舍逆效顺,欲追从陈、韩邪?” 公衡对曰:“臣过受刘主殊遇,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是以归命。且败军之将,免死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文帝善之,拜为镇南将军,封育阳候,加侍中,使之陪乘。蜀降人或云诛公衡妻子,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后得审问,果如所言。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后领益州刺史,徙占河南。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问公衡曰:“蜀中有卿辈几人?” 公衡笑而答曰:“不图明公见顾之重也!”宣王与诸葛亮书曰:“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公衡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明年卒,谥曰景候。
(选自《三国志》,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县望风景附 景:仰慕
B.先主假公衡偏将军 假:借重
C.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须:必须
D.后得审问,果如所言 审问:确凿的消息
6.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公衡“忠义”的一项是(3分)
①宜迎先主,使伐张鲁②须璋稽服,乃诣先主
③先主假公衡偏将军④公衡知其虚言,未便发丧
⑤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⑥每坐起叹述足下,不去口实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②⑤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衡不赞同张松迎接刘备让他讨伐张鲁的建议,认为如果接纳刘备,会使主上刘璋尴尬且有危险。
B.公衡原来是刘璋的部下,后侍奉刘备,与东吴作战,兵败降吴,继而又归降于魏,受到文帝重用,官至仪同三司。
C.公衡降魏后,他的妻子儿女留在蜀国,主管官员向刘备禀报拘捕事宜,刘备觉得有愧于公衡,因此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
D.公衡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大将军司马宣王致诸葛亮信中得到赞誉,说他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若客有泰山之安,则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闭境,以待河清。(4分)
(2)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3分)
(3)及先主薨问至,魏群臣咸贺而公衡独否。(3分)
参考答案
5.D(A景:通“影”; B假:让……代理;C须:等待)
6.D(①是张松的建议③是刘备对公衡的任命④表明其有头脑)
7.B(“兵败降吴”错)
8.(1)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以只管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累卵”、“但”、“闭境”、“河清”各1分)
评改建议:“河清”翻译为“天下太平”亦可,翻译为“黄河变清”不得分。
(2)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请”、“先驱”、“尝”各1分)
(3)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及”、“问”、“否”各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公衡,是巴郡人。他年轻时做过郡吏,益州牧刘璋征召他为主簿。当时别驾张松建议,应该邀迎刘备入蜀,让他前去讨伐张鲁。公衡劝谏说:“左将军刘备有骁勇的名声,现在请他来蜀,如果用对待部下的礼节对待他,那么就不能满足他的心愿;如果用对待宾客的礼节对待他,那么一国不能容下两位君主。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稳,那么主人就会有像鸡蛋累积起来那样的危险了。现在可以只管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他的劝告,最终还是派人去迎请刘备,并将公衡外派做广汉县长官,等到刘备袭取益州,将帅们分别攻占蜀地各郡县。各郡县望风归附,公衡紧闭城门,坚持防守,等到看到刘璋投降,才去向刘备投降。刘备让公衡代理偏将军的职务。
刘备为汉中王后,仍兼任益州牧,任命公衡为治中从事,等到刘备登基称帝,准备向东征讨吴国,公衡劝谏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是从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请您让我担任先锋去试探敌人的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刘备没有听从公衡的建议,而任命他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来防御魏国军队。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等到吴国将军陆议(即陆逊)顺长江水流冲破蜀军的包围,蜀国的江南部队大败,刘备带兵撤退。由于返蜀道路被吴军完全阻断,公衡无法返回蜀地,所以他率领部下向魏国投降。蜀国有关部门依军法行事,向刘备报告说收捕公衡的妻子儿女。刘备说:“是我有负于公衡,而公衡并没有负我啊!”对待他的家小仍同过去一样。
魏文帝曹丕对公衡说:“您脱离叛逆者,效法忠于国家的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的做法吗?” 公衡回答说:“臣受过蜀主刘备的特殊恩遇,既不能投降东吴,又无路返回蜀地,故此前来归顺。况且败军之将,能够被免去一死就是幸运的,我哪有什么羡慕古人的地方呢!”曹丕颇为赞赏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加官侍中,并让他陪同自己乘坐同一辆车。蜀国投降的人有的说公衡的家小被杀,公衡知道这话不真实,所以没有马上发丧,后来得到确切消息,果然像公衡所说的那样。等到刘备病逝的消息传来,魏国群臣都相互庆贺,只有公衡没有这么做。后来公衡兼任益州刺史的职务,又调任河南。大将军司马懿非常器重公衡,问公衡说:“蜀中人物像您这样的有几个人?” 公衡笑着回答说:“没想到明公您如此看重我!”司马懿给诸葛亮的信说:“公衡,是豪爽的人,无论何时谈起您,总是赞叹,不改初言。”景初三年,即蜀延熙二年,公衡被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第二年公衡去世,谥号为“景侯”。
《三国志·关羽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有删改)
1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既而辽以问羽②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 )
17、翻译下面句子。(2分)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18、下列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百里溪举于市D。帝感其诚
19、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菩萨、道称天尊。根据选文内容,概括说明关羽被尊奉神化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6)①不久②正
①句意是:不久张辽询问关羽。既而,不久。
②句意是: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们宴饮。适,正当。
(17)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
本句重点:禽,通“擒”,活捉;拜,任命;礼,以礼相待。
(18)B
例句 羽尝为流矢所中:关羽曾被乱箭射中。“为”被动句。
A、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吴广向来爱护士卒别人,士卒大多被他所用。被动句。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东坡。判断句。
C、百里溪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推举出来。被动句。
D、帝感其诚:玉帝被他的诚心感动。被动句。
故选:B。
(19)关羽集忠、义、勇于一身:“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体现了他的忠;不被名利所动,不背弃刘备,知恩图报体现他的义;力斩颜良,刮骨疗伤言笑自若,体现了他的勇。
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逃命到涿郡时,正碰上刘备在里集合兵马,关羽与张飞替他抵御侵侮。刘备任平原相时,以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管属下士兵。刘备与他们两人同床共寝,亲如兄弟。在人多广众的场合,他们两人整天侍立在刘备左右,跟随刘备应酬交接,不避艰险。 刘备刺杀徐州刺史车胄后,得到徐州让关羽执行太守之事,自己又回到了沛县。
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活捉关羽而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待他非常客气。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到白马进攻东郡太守刘延,曹操让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望见了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割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表奏请朝廷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察他的心情神态并无久留之意,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深恩,发誓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终将不能留下,我必当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将关羽的话回报给曹操,曹操认为他是义士。
关羽曾被乱箭射中,箭穿过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当阴雨天气,左臂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深入到了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到受伤处,刮去骨头上的余毒,然后这种病痛才能消除。”关羽便伸出手臂让医生开刀。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们宴饮,手臂上的血往下流,滴满了一盘子,而关羽却切肉饮酒,谈笑自若。
《三国志》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三国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文后各小题。
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人也。
正始中,俭以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句骊沛者名得来,数谏宫,宫不从其言。得来叹曰:“立见此地将生蓬篙。”遂不食□死,举国贤之。俭令诸军不坏其墓,不伐其树,得其妻子,皆放遣之。宫单将妻子逃窜。俭引军还。
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诸所诛纳八千余口,论功受赏,侯者百余人。穿山溉灌,民赖其利。迁左将军,假节监豫州诸军事,领豫州刺史,转为镇南将军。诸葛诞战于东关,不利,乃令诞、俭对换。诞为镇南,都督豫州。俭为镇东,都督扬州。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俭与文钦御之,太尉司马孚督中军东解围,恪退还。
初,俭与夏侯玄、李丰等厚善。杨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曹爽之邑人也。骁果粗猛,数有战功,好增虏获,□徼宠赏,多不见许,怨恨日甚。俭以计厚待钦,情限好洽。钦亦感戴,投心无二。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起于吴、楚之分。俭、钦喜,以为己样。遂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园,举兵反。迫胁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寿春城,为坛于城西,歃血称兵为盟,分老弱守城,俭、钦自将五六万众渡淮,西至项。俭坚守,钦在外为游兵。
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令诸军皆坚壁勿与战。俭、钦进不得关,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
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大将军遣兖州刺史邓艾督泰山诸军万余人至乐嘉,示弱以诱之,大将军寻自洙至。钦不知,果夜来欲袭艾等,会明,见大军兵马盛,乃引还。大将军纵骁骑追击,大破之,钦遁走。是日,俭闻钦战败,恐惧夜走,众溃。比至慎县,左右人兵稍弃俭去,俭独与小弟秀及孙重藏水边草中。安风津都尉部民张属就射杀俭,传首京都。属封侯。秀、重走入吴。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悉归降。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选自《三国志》,有删减)
注:束马县车,束马,把马蹄包起,防止马滑倒;县车,悬车,把车子钩牢,以防脱落。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过沃沮千有余里 过:超过、越过
B.穿山溉灌,民赖其利 赖:依赖、依靠
C.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 竟:从头到尾跨过
D.众溃。比至慎县 比:靠近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D项,比:等到。 “鳞次栉比”中的“比”才是靠近、挨着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遂不食□死
②□徼宠赏,多不见许
③将士诸为俭、钦所迫胁□
A.①而 ②则 ③之 B.①而 ②以 ③者
C.①乃 ②以 ③之 D.①乃 ②则 ③者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使用。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具体句子进行分析。第①句写句骊沛者得来劝谏句骊王不被采纳,因而绝食而亡,绝食是死的一种方式方法,因此是死的状语,“而”字可以放在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作表修饰的连词。第②句根据上下文意思可知,扬州刺史文钦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获得崇尚,两句之间是一种目的关系,表目的的连词,应选择“以”,而不是表顺承的“则”字。第③句理解难度稍大,考生可将这两个字带入原句,加以分析,或许可以发现,放入“者”字,这是个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可译为“那些被毋丘俭和文钦所胁迫的将士”,“者”字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之”也可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但它一般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比如“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B.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C.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 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D.俭子甸为治书侍/御史先时知俭谋将发/私出将家属逃走/新安灵山上别攻下之/夷俭三族钦/亡入吴/吴以钦为都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比如顶针句和句首发语词。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此句意思为“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任治书侍御史,起初他得知毋丘俭要谋反,于是私下带领家属逃跑到新安灵山上。失败后,毋丘俭的三族被诛灭。文钦逃到东吴,东吴任命文钦为都护”。该句中,“治书侍御史”是一个官职名很容易判别,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两项,同时,作“先时知俭谋将发”主语的是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而不是“御史”。后一句中“将发”是毋丘俭的动作,而“私出将家属”则是毋丘甸的动作,“将发”和“私出”中间要断开。答案为C项。后面的“钦”是“亡”的.主语,其前断开。该点可以用来检查自己断句是否正确。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句丽官吏得来反复劝谏句骊王宫不要侵犯魏国,宫不听劝告,得来不忍见国破家亡,于是绝食而死,全国都很感念他。毋丘俭也对他十分钦佩,下令保护他的妻子儿女。
B.因为诸葛诞作战失利,朝廷下令让诸葛诞和毋丘俭职位对换。东吴太傅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毋丘俭与文钦联合抵抗,加上太尉司马孚统领中军从东部解围,诸葛恪只得撤退。
C.毋丘俭、文钦认为天上出现几十丈长的彗星这是吉祥的征候,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诏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发布天下,举兵反叛。
D.文钦战败后,毋丘俭身边的士兵也逐渐逃离。毋丘俭和小弟秀及孙重三人藏在水边的草中,安风津都尉的部属张属射杀了毋丘俭,将他的脑袋传报京都。张属因此被封为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歪曲文意,毋丘俭并没有下令保护他的妻子儿女,而是下令释放了他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迫胁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吏民大小,皆入寿春城,为坛于城西,歃血称兵为盟。(4分)
②俭、钦进不得关,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3分)
(2)陈寿认为毌丘俭“才识拔干”,结合文本,谈 谈他“才识拔干”的表现。(3分)
【答案】(1)①(毋丘俭和文钦)逼迫威胁坚守别的地方的淮南将领,和大小官吏百姓,全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建造祭坛,宣誓缔约,举兵反叛结成联盟。(定语后置,淮南将守诸别屯者,1分;为,建造、搭建,1分;歃血为盟,1分;大意,1分)②毋丘俭、文钦等向前不能进入关内,向后撤退又害怕在寿春被人袭击,不能够退回原路,计谋已经穷尽不知道所应该做的事情。(见,被动,1分;计穷,1分;大意,1分)
(2)①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②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余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③穿山溉灌,民赖其利;④吴太傅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俭与文钦御之,太尉司马孚督中军东解围,恪退还;⑤俭以计厚待钦,情限好洽。钦亦感戴,投心无二。(1点1分,答对3点即可,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毋丘俭传,毋丘俭,字仲恭,河东闻喜县人。
正始年间(240~249),毋丘俭认为高句丽不断进犯边境,于是率领大军从玄菟出击。句丽王宫率兵二万,进军沸流水上游。两军在梁口交战,宫被打败。毋丘俭把马脚裹起来,把车吊上山去,收整阵容,登上丸都,在那里血腥屠杀居民,杀死了数以千计的人。句丽官吏得来反复劝谏宫,宫不听劝告,得来感叹说:“此地马上就要遍地蓬蒿了。”于是绝食而死。全国都很感念他。毋丘俭下令部下不许损坏得来的坟墓,不砍伐周围的树木。得来的妻子儿子,都予以释放。宫自己带着妻子儿子逃窜,毋丘俭班师而还。
正始六年(245),又讨伐宫,宫逃到买沟。毋丘俭派玄菟太守王颀追讨,超过沃沮有一千多里,直至肃慎氏南界,在山石上刻记战功,丸都之山,不耐之城,都留下石刻。凡所捕获、杀戮的有八千多人。论功受赏,封侯的就有百余人。穿山修渠,引水灌溉,百姓受益不浅。毋丘俭升为左将军,持朝廷符节,都督豫州诸军事,任豫州刺史,转任镇南将军。诸葛诞在东关作战失利,朝廷下令让诸葛诞和毋丘俭职位对换,诸葛诞为镇南将军,都督豫州诸军事。毋丘俭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东吴太傅诸葛恪包围合肥新城,毋丘俭与文钦联合抵抗。太尉司马孚统领中军从东部解围,诸葛恪只得撤退。当初毋丘俭和夏侯玄、李丰关系很好。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是曹爽同邑之人,勇敢果断,多次立下战功,喜欢虚报俘虏人数,企图获得宠赏,但朝廷往往不给。因为文钦怨恨一天比一天重。
毋丘俭出于计谋,对文钦很好,两人关系融洽。文钦也感恩戴德,忠心不二。
正元二年(255)正月,天上出现几十丈长的彗星,跨过西北天空,从吴、楚分界处开始。毋丘俭、文钦十分高兴,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候,于是借皇太后的口吻,下诏历数大将军司马师的罪,发布天下,举兵反叛,胁迫淮南将守诸别屯者及百姓都进入寿春城,在城西设坛,对天发誓,滴血为盟,把老弱者留下来守城。毋丘俭、文钦统率五六万大军渡过淮河,向西到达项地。毋丘俭守城,文钦在城外保护。大将军司马师统率大军出兵讨伐毋丘俭,另外派诸葛诞率豫州各路军队从安风津逼近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率青州、徐州的军队从谯、宋之间出击,以断绝毋丘俭的退路。大将军司马师率兵驻扎汝阳,派监军王基率前锋诸军据守南顿来等待毋丘俭的部队。司马师下令各路军队都坚守阵地,不要正面交战。毋丘俭、文钦等向前不能战斗,退后到寿春又怕遭到袭击,前后无路,无计可施。淮南将士,家乡都在北边,军心涣散,相继投降。只有淮南新近归属的当地农民愿意为他们打仗。大将军司马师派兖州刺史邓艾统率泰山的各路军队有几万人到乐嘉。装出不堪一击,用以诱使毋丘俭、文钦出击。大将军司马师很快率军从洙地来到。文钦不知是计,果然在夜里想要袭击邓艾。等天亮,见兵马强盛,才撤回军队。司马懿派骁骑将军率领追击,大破文钦,文钦逃走了。这天,毋丘俭听说文钦战败,担心夜里撤兵,人心涣散。等到了慎县,毋丘俭身边的士兵逐渐逃离。毋丘俭和小弟秀及孙重三人藏在水边的草中。安风津都尉的部属张属射杀了毋丘俭,将他的脑袋传报京都。张属被封为侯。
毋丘秀、毋丘重二人逃到吴国。凡是被毋丘俭、文钦所胁迫的许多将士,都投降了。毋丘俭的儿子毋丘甸任治书侍御史。起初,他得知毋丘俭要谋反,于是私下让家属逃到新安灵山上。失败后,毋丘俭的三族被诛灭。文钦逃到东吴,吴任命文钦为都护、假节镇北大将军、幽州牧、谯侯。
三国志·郭嘉传 阅读答案及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畏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大破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则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谥曰贞侯。子奕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阅读题目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B.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C.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D.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祖:文中指曹操,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谥号太祖。
B.乌丸:又称“乌桓”,古代少数民族之一,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级嫔妃去世。
D.邑:古代常用来指诸侯的封地或大夫的采地。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知人善鉴,慧眼识主。他看出袁绍优柔寡断,难成大业;经荀彧引荐,他认为曹操才是自己要侍奉的君主。
B.郭嘉多谋善断,料事如神。太祖准备远征袁尚和乌丸,部下多人担心刘表会趁机袭击许昌,郭嘉缜密分析,消除太祖顾虑。
C.郭嘉遇事通达,君臣相知。郭嘉生前曹操多次亲自问疾。他去世以后,曹操评价他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功绩卓著。
D.郭嘉英年早逝,令人遗憾。他的死为曹操留下很大的遗憾。《三国演义》中写到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叹息不已: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11.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2)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参考答案
8.C
9.A
10.C
11.(1)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君主一事,十分谨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2)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军用物资很多,难以取得有利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
(3)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但它向上能吃到地面上的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分析】
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才不足以御备”意思是才能不足以驾驭刘备,作“知”的宾语,应在“备”后断开,排除AD项;“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是对仗句式,排除B项。句意是: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故选C。
9.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谥号太祖”错误,“太祖”应为庙号。故选A。
10.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郭嘉生前曹操多次亲自问疾”错误,原文中 “问疾者交错”是指派去看望的人多,无亲自去之意。故选C。
1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
(1)“审”,对……谨慎;“量主”,考察,考量;“百举百全”,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立”,成就。
(2)“袭”,攻击,攻打;“辎重”,军用物资;“趣”,通“趋”,取得,获得;“彼”,他们,指敌人;“为备”,为之备,有所戒备,或有所准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用”,因为。
【点睛】
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荀彧便推荐郭嘉。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庐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敌人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已,仓促应战。曹军大破敌人,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袁绍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
郭嘉谋略过人,善于处理事情。曹操说:“难得有一个郭奉孝能理解孤的内心。”郭嘉38岁,从柳城回来,得病,派去看望的人多。后来郭嘉病死,曹操来亲自为郭嘉吊丧,悲痛万分,对荀攸等人说:“各位皆与孤年龄相近,只有奉孝最年轻。以后到了孤快不行的时候,本想将后世托付给郭嘉,郭嘉却中年夭折,命中注定吗?”曹操上表朝廷说:“军师祭酒郭嘉,从与孤征战开始,已经11年了。每当有大会议,敌军兵临城下,其他人都没有拿定主意,只有郭嘉敢于决定。要想平定天下,郭嘉的谋略最高。郭嘉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郭嘉的功勋,是确确实实不能够忘记的。建议给郭嘉增户800,与以前的加起来一共上千户。”追授郭嘉贞侯。郭嘉之子郭奕继承。
★ 岳阳楼记阅读答案及其译文
★ 论语阅读答案及译文
★ 《明史》阅读答案及参考译文
★ 《庄子山木》阅读答案及译文
★ 《汉书》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 宜都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 《宋史》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
★ 《墨子尚同上》阅读答案及译文
★ 《明皇杂录》阅读答案及译文
★ 《新唐书·列传四十六》阅读答案及译文
上一篇 :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先行先试下好“先手棋”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