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汽车改革转型摁下加速键。3月24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汽车”)发布业绩公告显示,去年现整车交付量达94.7万辆,营收1904.6亿元,同比增长8.3%;归母净利41.97亿元,同比增长8.8%。
四大整车业务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资料图】
去年,北京汽车整合旗下各项业务资源,重塑业务流程,理顺发展逻辑,构建起凝聚力更强的企业管理架构。
在产品层面,北京汽车旗下四大整车板块北京品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加速布局低碳化、智能化新赛道,先后推出北京魔方、BJ60、奔驰纯电EQE、第五代途胜L等新车型,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其中,“聚焦主业”作为去年北京汽车重点工作,通过业务重塑,北京汽车自主业务形成大北京品牌新架构。大北京品牌形成燃油、混动产品全覆盖,家用与越野市场兼备。同时,去年北京品牌加快新一代智能化车型投放节奏,北京魔方及BJ60相继上市。其中,北京魔方以市场销量持续上升并快速打入南非及欧洲市场。此外,在国际市场,去年北京汽车出口业务同比增长超过80%。
作为北京汽车在豪华市场的核心业务,去年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延续强势表现。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奔驰销量达59.2万辆,同比增长5.5%;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1831.5亿元,同比增长9%。福建奔驰整车销量达3.3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获股东增资60亿元的北京现代,去年销量达25万辆,第七代伊兰特连续4个月单月销量破万,全年累计销量超10万辆,第五代途胜L和全新ix35全年销量合计超过10万辆,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研发、品质、供应链多面升级
良好的市场表现背后,是北京汽车更具韧性的体系能力作为后盾。2022年,北京汽车进一步推动团队、研发、供应链等多维度体系优化,成为公司市场拓展战绩的有力保障。
在具体举措上,北京汽车全面梳理更新干部任用、动态评价、梯队建设、管理授权等管理模块,打造高效团队。
在研发体系建设上,北京汽车成立商品创造中心,加快国内国际双线市场响应,夯实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新一代产品获得市场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在品质管理上,去年北京汽车进一步推进质量一体化管理,年度10项指标均超额达成,确保产品质量口碑全面向好。在2022年度CACSI用户满意度测评中,北京汽车旗下产品及品牌共揽下9项第一位。北京X7、北京BJ40,北京奔驰A级、C级、E级、GLB,北京现代库斯等车型均在各自细分市场赢得用户高度认可。
同时,北京汽车推出供应链“三峡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德国博世、伯特利、宁德时代、海纳川、北汽鹏龙等供应链龙头企业的合作与协同支持。
锁定新能源化技术路线,构建国内国际双战略市场
面向市场全面复苏的2023年,在产品路线上,北京品牌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化、智能化汽车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依托资源构建国内和国际双战略市场,整体上覆盖越野车、A级轿车市场、A/A+级SUV市场。
按照规划,2024年起,包含越野产品在内,北京品牌将全面转向新能源化,进一步加强新能源产品布局。
在市场层面,北京品牌将以越野车战略和低碳战略为立足点,“销量为王,强品牌,促营销,保基本盘”,加强品牌美誉度塑造,助推国内市场销量与份额双提升;国际市场进一步推动属地化生产,持续深耕越南、南非等重点市场,力争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获得更大突破。
北京奔驰重点着眼于体系建设,优化能力、深挖潜力,为梅赛德斯-奔驰国产车型及新能源车型的研发、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于下一代模块化架构平台(MMA)打造的纯电动“新生代豪华车型”和基于MB.EA纯电平台打造的核心豪华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投产。
福建奔驰将进一步聚焦高端商务市场,加快产品新能源化升级步伐,致力于为中国高端商务提供“世界级的梅赛德斯-奔驰商务出行解决方案”。
北京现代发布“2025向新计划”,争取在2025年年销50万辆以上,并提出三大产品目标:一是2025年实现燃油车全面混动化,达成混动产品年产销30万辆规模;二是加快引入全球畅销的现代汽车纯电品牌,力争达成2025年产销20万辆规模;三是2025年实现全系新产品搭载OTA技术,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便捷的用车体验。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长期责任。面对历史赋予的责任,北京汽车将持续改革,激流勇进,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主力军。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