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北京。西单大悦城一家餐厅内,李菲一边猛喝几口茶离席,一边向对面的闺蜜张嘉怡解释:“我一会儿还要去见两个朋友谈‘家办’的事情。”
挥别李菲,张嘉怡也要急匆匆离开,约见另一些朋友聊“家办”。她们口中所说的“家办”,就是家族办公室,英文名字叫Family Office。
1.神秘的家办
对于初次见面的朋友,张嘉怡会掏出一张精致的名片双手递给对方,一面是英文,一面是中文,张嘉怡的名字下方印着“家族办公室业务北京负责人”的字样。
提及家族办公室,圈内人习惯使用简称——“家办”,嘴巴随意一张一合即可,简单明了不费口舌,还彰显某种格调,比如自信、专业。
第一次向朋友介绍“家办”,张嘉怡还会不厌其烦地普及相关的基础知识。这在圈内也有个专业术语——客户教育。“家办”的概念、世界上第一个“家办”都是张嘉怡“教育”客户的基本内容。
按照美国家族办公室协会的定义,家族办公室是指专为超级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财富管理和家族服务,以使其资产的长期发展符合家族的预期,并让资产能够顺利地进行跨代传承和保值增值的机构。
世界上第一个“家办”是1882年成立的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其本来只为家族内部服务,一直到1980年才从单一家族办公室(SFO)向联合家族办公室(MFO)转型。
随着中国富裕家庭拥有财富的增加,“家办”业务尽管还十分“小众”,但也不再“稀有”。在北京就活跃着不少像张嘉怡这样的从事“家办”业务的专业人员。“全国从事‘家办’业务的至少有数万人。”一位家族办公室创始人说,目前,全国处理“家办”业务的机构估计有1万家左右,“当然,具体数字是动态的。”
正因为是动态的,所以,“家办”的具体数量也就显得有些神秘。
平安银行联合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20中国家族办公室白皮书》显示,国内的“家办”有两三千家。
这个数据显然有些过时。截至今年9月28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名称包含“家族办公室”的公司有3097家,名称包含“家办”的公司有8500家。
此外,还有一些经营“家办”业务的公司,其名称并不包含“家族办公室”或者“家办”字样。比如,河南展程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胡彩红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展程家族办公室创始人。
胡彩红说,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律师事务所也在提供“家办”相关业务。
据介绍,中国银行于2013年率先推出“家办”业务,为超高净值个人及家庭提供个人金融服务、企业金融服务和增值服务等。这标志着“家办”类型的服务通过金融机构在我国正式落地。
开展“家办”业务,中国银行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从事金融工作的圈内人,其嗅觉是十分敏锐的。大约在2013年—2014年,有一批金融人士从所在机构辞职并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家族办公室。
科班出身、经济学硕士,同时拥有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行业从业资格的胡彩红,同样是在2014年注册了河南展程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并依托该公司运作展程家族办公室。
“尽管我国的‘家办’业务已经开展了10年左右的时间,但整体上仍处于成长期。”胡彩红表示。
但显然,“家办”业务在国内正加速成长。
据记者了解,仅在今年9月,就有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推出了“平安家族办公室”品牌,
总部位于上海的元亨祥集团召开了善世嘉家族办公室品牌云发布会。惠裕全球家族智库创始人范晓曼表示,中国即将进入重大而快速的家族办公室扩张阶段。
2.隐秘的客户
范晓曼的“扩张论”并非空穴来风。
毕竟,改革开放成就的第一批企业家如今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传统单一的理财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积极寻找合适的财富管理模式已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正是现实的需求,推动了“家办”市场的扩大。而在另一面,则是低调融入的隐秘客户。
张嘉怡说,“家办”客户的隐秘具有某种天然性,具体业务都是隐秘的,“家办”不需要做公开的信息披露,私密性是“家办”的优势。
“名不见经传”——今年9月27日,福布斯中国官方网站发布的一篇题为“对于进军欧洲,扎克伯格的家族办公室有何计划?”的文章,在提及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家族办公室Iconiq Capital时使用了这样一个字眼。该“家办”管理着马克·扎克伯格、谢丽尔·桑德伯格和里德·霍夫曼等硅谷重量级人物的财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使用了“隐秘”一词来形容这个“家办”。
除了天然性之外,客户的隐秘还源于法律的规制。
比如,“家办”普遍提供财富管理服务,这项服务与客户的金融账户密切相关。根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金融账户信息属于敏感个人信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过程中只要是涉及个人金融账户的环节都应按照敏感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执行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
“只要是高净值人士,都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张嘉怡说这话的时候,刻意加重了“高净值”三个字的音高。
前一段时间,张嘉怡专门约了一位拥有一些企业家资源的老同事叙旧,她的目的很明确——希望获得高净值客户资源。
有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全球超高净值人士的人数累计增长超50%。其中,美国以14.11万名的数量遥遥领先,相当于全球超高净值人数的53%;中国超高净值人士位居第二。所谓的超高净值人士,指的是净资产超过5000万美元的个人。
有预测显示,到2026年,中国百万美元高净值人士数量和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将分别达到1220万人和近6万人。
张嘉怡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拓客,就一定能获得更多的高净值客户。
与张嘉怡不同的是,除了“高净值”之外,胡彩红还确定了另外两个指标——“高学历”“高素质”,“只有同时符合这‘三高’要求的,才能成为我的客户。”
本来,展程家族办公室设定的客户门槛是拥有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货币资产,但考虑到疫情影响,胡彩红调整了门槛,“设定了三个档次: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上”。
胡彩红目前的客户包括了大学教授、医生、实体企业家等。“我们不会透露客户具体的个人信息。”胡彩红说。
3.丰满的理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她在我一位朋友的陪伴下找到我,委托我们管理她的资产。”胡彩红说。
80多岁老人名下有货币资产200多万元人民币和两套房产。“儿子不太争气。”老人担心儿子挥霍家产,于是找到胡彩红帮忙打理财产。
“房产好解决。”胡彩红说,两套房产的房本交给了儿媳妇,“不经过儿媳妇的同意,儿子不能卖房。”
针对20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币资产,胡彩红给出了解决方案——购买养老年金险。这样她的儿子55岁以后每个月可以领6000元,85岁后再返还本金。“老人很满意这样的安排,老人的儿子既不能挥霍,又有生活保障。”
“其实,‘家办’相当于家族大管家。”胡彩红说,能够帮助一些家庭解决实际问题,自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
自称下半辈子只做“家办”一件事的胡彩红有一个目标——以帮助客户家族繁荣昌盛永续传承为己任——致力于为高净值家族客户提供超越财富管理的定制化、全方位、高品质的家族治理、财富管理和企业经营的咨询设计方案和落地执行。
“我们有六大业务:财富管理、税务筹划、学业规划、法律咨询、健康管理、传统文化。”胡彩红介绍说,这六大业务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家事。“我们的收费标准从每年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主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和所涉及的具体业务制定收费标准,合同一年一签,具体收费每年可以进行一定的调整。”据了解,展程家族办公室目前打理的财富有3亿元人民币。“这个数目,在当地‘家办’行业算不上是头部的。”
家族会随着整个社会的转型而一起转型——基于这样的判断,胡彩红说,“家办”一定要关注人们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对生命全链条的把控。所以,“家办”不能仅仅盯着财富管理,而应该提供多元化服务。
4.骨感的现实
作为一名“只做‘家办’一件事“的从业者,胡彩红对目前“家办”行业的一些现象颇有微词:不能只把“家办”当成了赚钱的工具。“一些机构的业务员,如果不推销金融产品,就完不成考核任务。这无可厚非,毕竟他们有生存压力。”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教授王鹏表示,目前,“家办”在我国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尚处于一种模糊地带。有一些“家办”只是名义上叫“家办”,其实并没有私募基金牌照,也没有相应的备案产品。这种所谓的“家办”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挂着“家办”的名头销售金融产品;第二类是只做咨询服务,其本身没有投资能力,相当于信息中介,主要是推荐客户购买相应的金融产品;第三类是有一定的投资能力,事实上还称不上真正的“家办”,其更类似于股权私募基金。
“水至清则无鱼。”长期追踪金融监管政策的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认为,利用“家办”之名行金融产品销售之实,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会让一些金融产品的消费者错误地判断“家办”,所以,必要的时候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对该行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整治,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金融学专业硕士陈佳说,从金融业态微观发展来看,新的监管环境下产品端创新乏力属于更接近本源的核心问题,但这个问题并非“家办”这个终端市场可以自行解决的。
在并不认可“家办”要有牌照观点的陈佳看来,“家办”没有所谓的牌照,它就是一个舶来的业务模式,未来也许会有更为对口的法律法规出台。
而从监管情况看,个别地方已经着手进行“家办”的整治工作,比如海南,2021年10月,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301家商事主体停止使用含有“家族办公室”字样的企业名称。
“‘家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整个“家办”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将开启优胜劣汰的进化之旅。胡彩红表示,“家办”一定是小众的,这并不是指客户的小众,而是说真正的“家办”是少数的。(记者 杨宏生 王彤旭 马文博 见习记者 白雅琦)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菲、张嘉怡为化名。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