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新十条”的出台,疫情防控面临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广西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疫情防控迎峰转段平稳有序,社会大局稳定。如何确保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南国早报记者深入医院急诊、ICU、乡村,探访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新情况。
(相关资料图)
“坚持,坚持!再过两天你就可以撤机了。”1月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病区里,卢俊宇医生握着病人陈非(化名)的手鼓励他。陈非有些吃力地回应着,表示自己感觉好多了。目前,广西各医疗机构正在为新冠患者救治而全力坚守。
重症监护室里集齐核心救命“神器”
1月3日晚11时,救护车将47岁的陈非紧急送往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经评估,他属于重症患者,被立即转入ICU。
感染新冠病毒后,陈非的肺部功能受到侵害,发展为“白肺”。同时,他本身有心脏方面的基础疾病,感染诱发了心梗。他的心、肺两大重要器官同时出了问题。
陈非躺在病床上,身上集齐了目前重症医学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支持——呼吸机、主动脉球囊反驳泵,以及有“救命神器”之称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
卢俊宇告诉记者,对于陈非这样的重症患者,ECMO的作用非常重要,能够暂时替代他的心肺功能,让他自己的心、肺“喘口气”,渡过最危险的时期。目前,他的病情已经有了明显改善。
在陈非所在的病区里,还有3位病人正在ECMO的支持下“闯关”。医院原有的4台ECMO已经全部用上了,为此,院方又想方设法调来了第5台,确保需要的时候有设备可用。
▲1月6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卢俊宇对患者进行检查。
惦记重症病人,医生吃住在病房
查看完陈非的情况,身为重症医学科主任的卢俊宇又开始巡视其他患者的情况。自从2022年12月31日紧急启用新的重症医学科病区后,卢俊宇就几乎没回过家,吃住都在病房,“我管的都是重症病人,实在是不放心”。
这位重症医学科医生前不久刚当了爸爸,孩子出生仅十多天。可是面对不断收进来的病人,卢俊宇选择了先顾“大家”。他和同事们正在尽力帮助每一位患者渡过难关。
据了解,该院在2022年12月22日迎来发热门诊的就诊最高峰。目前,收治的新冠病人数量虽然仍在持续增加,但是总体平稳有序。
提前预估评判,做好储备迎高峰
根据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相关要求,三级医院要强化重症医疗资源储备,合理配备重症医护力量,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并通过建设可转换重症监护单元确保重症监护资源。
2022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看到病人增加的趋势,医院领导班子当即决定提前启用新的病房医技综合楼。做出提前启用决定之后的24小时,新的重症医学一病区率先启用,新增23张重症床位;紧接着,二病区完成搬迁,又新增20张床位;1月3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新病区启用,新旧病区同时运转,收治能力进一步扩容……
新大楼提前启用涉及到多方面的大量协调工作。连日来,院长罗杰峰大部分时候都在现场办公,了解第一手资料,做出决断,协调各方,“病人拖不起,必须确保有足够的收治能力”。
有了收治空间,还需要有人员和物资。罗杰峰介绍,基于对重症医学专业的重视和对疫情发展形势的预判,医院提前采购了70台呼吸机,加强药品储备,为随后而来的ICU扩容打下了基础。
在人员方面,2022年12月开始,院内围绕重症医学开展了一系列培训。综合ICU人员为专科ICU人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ICU核心技术,提高救治质量。其他的非ICU医生也进行重症ICU技术的培训,为应对可能出现的病人增加状况做好准备。
上一篇 : 2023年春运于1月7日拉开帷幕 客流逐步回暖
下一篇 : 春运车流高峰出现在这几天 交警给出高速路出行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