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见习记者郝天娇通讯员王青玲严天凤宋志辉)市委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大舞台,大力发展高标准的科技创新平台,以更全面的公共技术服务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1月27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了解到,这里聚集了180多个博士,该院搭建了包括电磁兼容检测平台等在内的17个公共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
武汉优炜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陈长清受光电院邀请创业,带领团队研发出半导体紫外LED灯,装在空调、净水机上,可以消灭99.99%以上的细菌。目前,产品已在美的、海尔、小米等知名企业批量使用,最近完成B轮近亿元融资。谈及企业快速成长,陈长清说,这离不开光电院为其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
陈长清说,紫外LED产品生产的关键工艺之一是集成电路板的制备,要在生产线上进行产品“打样”,完成印刷、贴片、回流焊、检测等多个工艺程序。在武汉,一些拥有表面贴装生产线的大型企业不接小批量、个性化订单,而小作坊又实现不了产品的高端需求。迫不得已,优炜星只得在广州找工厂委托生产,不仅成本高,研发也受限。
得知优炜星遇到困难,光电院伸出援手。在其公共服务平台上,有多条专业的第三方表面贴装生产线,专为初创企业的研发、产业化试验服务,即使一片样品也能生产,而且可以随时进行修改、迭代。光电院先后为优炜星完成120多个小型集成电路板样品,总价仅7000余元,每片电路板样品成本不足60元。即便如此,平台依旧安排专人,用一条独立生产线为其生产,并跟踪样品的质量和使用情况。终于将优炜星“扶上了马”。
光电院总经理韩道说,人才创业,在初创阶段,因为企业量小,很多时候代工厂“不愿做”。为了帮助他们“扛”过实验室到生产线“最后一公里”,光电院以自筹资金建设,或者联合高校、龙头企业共建的方式搭建具有行业中立性的公共服务平台,既注重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又能实现小批量多品种试产。目前培育了超180家、总估值超过100亿元规模的“光芯屏端网”企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