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
2022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二,星期二。因为“2”谐音“爱”,这一天被网友们称作“最充满爱意的日子”,这一天也备受新人们的喜爱。据报道,在一些地方的婚姻登记处,2月22日这天已被预约满了。
“90后”“00后”作为“数字原生代”,互联网不仅深刻地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在一个盛行符号互动的社会中,一些日子被人为赋予了与众不同的意义。就以上述日子为例,这里面既有传统文化讲究“和合”的文化基因,也有一段婚姻开始期盼好彩头、好兆头的美好期许。因为被视为“最有爱的日子”,所以导致婚姻登记预约的火爆。
“最有爱的日子”是一种符号互动的产物,满足了婚姻登记对象征性和仪式感的需求。虽然2022年2月22日原本也只是普通的一天,但符号的意义让平凡的日子变得与众不同。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将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类型,即目的导向下的工具理性,价值导向下的价值理性,遵从风俗、习惯的传统行为,受情感和情绪影响的“情绪化”行为。在一些人看来,追捧“最有爱的日子”或许并不理性,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却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婚恋观念多样化、婚姻竞争激烈化的今天,步入婚姻殿堂并不容易,渴望婚姻登记挑选一个“好日子”,也是人之常情。只不过,“好日子”并非只有一个,没有预约上“最有爱的日子”,也可以预约其他的“好日子”,没必要过分执着。
“最有爱的日子”即便讨到好彩头,也不代表能给婚姻“上保险”。如果忽视婚姻经营,如果忽视夫妻双方的情感互动,即使在“最有爱的日子”登记结婚,婚姻也可能走向解体。更进一步说,有爱还是缺爱并不是“最有爱的日子”能够决定的,关键在于缔结夫妻关系的双方如何生活。
“最有爱的日子”犹如一面镜子,提醒和启示我们:婚姻是一场马拉松,不仅需要起跑的时候真心实意,也需要全过程的全心全意。找对了人,每天都是“好日子”,哪怕就是庸常的日子,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找错了人,哪怕是“最有爱的日子”登记结婚,也同样难以幸福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