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用别人的病例申请自己的工伤认定,这是不符合认定条件的”“明明出了工伤的是自己,我却没办法证明”这是张希(化名)一直在心中纠结的事儿。
我第一次见到张希(化名)的时候,他背着一个硕大的背包,这是他每次奔走在480多公里的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伙伴,里面装着他所有的行囊和这半年多以来到处碰壁的失望和急需证明身份的渴望。
2022年7月,陕西省绥德县的张希(化名)来到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打工,在建筑工地从事“抹灰”工作。这本是一个人为了养家糊口在异乡打拼的再正常不过的故事,谁知,意外发生了。2022年9月13日,张希(化名)在工地上不慎受伤,导致左脚骨折、脚趾被夹断。随后,张希(化名)被该建筑公司负责人李某某送到某医院就诊,李某某用自己的身份证为张希(化名)办理了挂号、拍片、缴费等手续。这导致医院的挂号单、诊断书、DR检查报告姓名等信息均是李某某,而在张希(化名)就诊、住院期间,医院全程未向张希(化名)进行合理的核实义务。
张希(化名)是在工作期间受的伤且他的劳动能力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好转后的第一时间张希(化名)准备申请工伤认定。这却成了张希(化名)长途跋涉的开端。“因为我受伤后医院的挂号单、诊断书、DR检察报告上都不是我的名字。”张希(化名)告诉我。
为了能认定工伤,张希(化名)先找到了建筑公司的负责人李某某说明情况,结果遭到拒绝并被“拉黑”。张希(化名)又来到了给自己治疗的某医院希望出具说明,再次被拒绝。抱着最后的希望张希(化名)来到某医院的主管机关,但是该机关仅督促医院更正了张希(化名)的部分挂号信息便不了了之。张希(化名)多次找主管机关却无法解决问题,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张希(化名)听到别人说检察机关也许能解决他的问题,疲惫的张希(化名)来到了鄂托克旗人民检察院,见到了我,“为了认定这个工伤,我反复在老家和鄂旗之间来回奔波,花销很大,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又不甘心”张希(化名)无奈地告诉我“现在我的DR检查报告上的姓名还是‘李某某’”。
张希(化名)艰难维权的路途让我们深受触动,受理该案后我们马上行动,成立专案小组,在审查现有证据后,采取调查、走访等形式了解情况。在这期间我们先后派出多名检察人员与主管机关、人社局、某医院进行交涉,小组成员在对调查所取得的案件线索分析研判后,我们发现主管机关在口头受理了张希(化名)的申请后,仅督促某医院更正部分信息后便不再履职。该机关的这一行为使得原本可以及时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让张希(化名)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里徘徊。我们与主管机关进行了沟通交流后达成共识,主管机关承认存在违法情形,遂向其发出纠正违法检察建议。在主管机关在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积极督促其及时履职,为张希(化名)证明身份,解决实际困难。现张希(化名)已到人社部门完成工伤鉴定并履行报销手续,主管机关也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增强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杜绝此类问题反复发生。
2023年4月6日,张希(化名)将写有“热心为民办实事看,情系民工解民忧”的鲜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了鄂托克旗人民检察院,他的这一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同时也备受鼓舞。张希(化名)的案子对我们来说只是办理的无数案件中的一个,但是对于他来说则是人生十字路口非常重要的抉择,这让我意识到经过我们手里的案件,无论案情是否复杂对当事人来说都是人生大案,未来我们也将秉持解民忧、办实事儿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人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上一篇 : 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及适用范围
下一篇 : 最后一页